银行信贷危机 光伏行业整合在即
添加时间:2012-05-24 15:49:06
来源: 国际新能源网
自2011年开始,受产能过剩、欧债危机以及美国“双反”调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度“朝阳无限”的光伏行业步入了“寒冬”,而在这一行业中的多数企业的日子更是难过,银行信贷风险逐渐显现出来,今后一段时间,行业整合将成为光伏行业的主题。2012年5月,中国光伏行业形势发展不太理想。光伏行业的冬天远没有结束,全行业进入清空库存、过剩产能淘汰离场期。
2011年,赛维LDK由于扩产动作较大,资金流短缺,外债风险高。5月16日赛维迟到的2011年年报在伴随着公司的一季报一同出现,据两份财务报表显示,营业亏损共计59.17亿元人民币,净亏损54.9亿元人民币,2012年一季度这一情况仍未好转,据一季报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亏损达3.53亿美元。行业“一哥”无锡尚德2011年全年亏损10.067亿美元。
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光伏产业的暴利时代已经永远过去,现在市场越来越成熟。对任何一家光伏企业来说,主要的功课将是如何增加运营效率,做好开源节流。尚德从2011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以现金为王的策略,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2011年四季度,公司因为应收账款的改善,现金流增加了4.9亿美元,这不是银行贷款,是企业自己的钱。”
光伏行业的“寒冬”使VC/PE投资者对整个行业的投资热情骤减,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2年至今,只有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格瑞特新能源1家企业获得融资。融资困难使光伏企业“雪上加霜”。
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对从中国光伏产业做出“反倾销”初审裁决,中国光伏业随之震动。
在这个多波多难的时期,光伏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如何在这次寒冬中安然度过。
据最新的NPDSolarbuzz光伏设备研究报告,中国市场2011年的光伏需求已增长至2750兆瓦,成为仅次于德国和意大利的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Solarbuzz甚至预计,在2012年中国可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2011年年底至今,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以刺激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升级。《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企业从中又看到光伏业的希望。
目前,政府已着手对新能源行业整顿其产能、转变其发展模式,通过控制光伏企业上市融资实现“产业结构性调整”,引导募集资金流向光伏玻璃、逆变器以及光伏电站等光伏产业链下游。日前,上市公司中利科技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拟计划6年内每年在青海省实际投入开发光伏电站项目不少于150MW。青海省发改委每年对具体项目建设进行批复后中利腾晖将开工建设。
分析师认为中国光伏行业的不景气跟对外依存度过高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国内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是肯定的,而且已经开始,整合提升减轻自身受到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