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光伏发展迅猛 产业迈向千亿目标
添加时间:2012-05-25 11:02:00
来源: 国际新能源网
一块太阳能板,连着一个小水泵,就能在野外进行农田灌溉。新装的太阳能路灯,可以比传统路灯节能一半以上。近年来,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逐渐走近百姓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全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1年,桂林市以光伏产业为龙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超过30%,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桂林市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要求。在面对环保与发展工业的两难选择时,低能耗、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轻工业成为桂林市的主要发展方向。
2008年底,在世界各地遭遇金融危机困扰之时,桂林市果断“尝新”,在兴安与吉阳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开启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大门。
从2008年合作协议的签订,到2009年广西首条光伏太阳能生产线的投产,如今落户兴安的光伏产业园已入驻企业及配套项目18个,解决就业3000人。据兴安光伏产业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桂林市光伏产业的产值已达50亿元,同比增长近10倍,实现年税收7000余万元。桂林,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光伏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成果。
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桂林市所发展的光伏产业并不是盲目跟风效仿其他城市和企业,而是结合自身优势,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
在目前全国光伏产业处于“寒冬期”,惨遇行业性亏损之时,桂林市光伏产业依然能够化解危机,保持盈利,风景独好。
核心技术是化解危机的法宝。桂林国家高新区作为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的首个国家级高新区,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配套。去年,桂林市光伏企业共研发出23项专利技术,使光伏产品在“提质降本”上拥有不错表现,市场竞争力也不断提高。
记者24日前往兴安光伏产业园走访了解到,目前该园区内已建成的14条光伏生产线均未停工,这在全国同业中实属罕见。
产业园内一家光伏应用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产业园内已形成了原材料生产,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产品应用等上、中、下游完整配套的产业链。在面对市场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他们已转变观念,开始与专业承包商联合建光伏电站,变相打开销路的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通过专利技术的‘提质降本’,目前我们建光伏电站的成本只需9元/MW(兆瓦),与中小型水电站差不多,光伏平价发电将有望得到普及。”该负责人说。
据兴安光伏产业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自建成投产以来,桂林市光伏产业连年实现翻番式发展。2009年一期建成2条光伏生产线,2010年建成二期生产线数量已达12条,目前三期20条生产线又在建设当中。根据发展工作计划,2012年光伏产业园将实现总产值60亿元,税收1.8亿元。
作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桂林市今年明确提出要以培育千亿元产业和打造千亿元园区为重点,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园区经济。桂林光伏产业,正朝着千亿元目标迈进。
根据计划,桂林市将加快构建以兴安光伏产业园为核心,以高新区、临桂、灵川、全州、平乐等县(区)特色光伏园为支撑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群。“十二五”末,光伏产业将成为桂林市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年产值力争超1000亿元,将带动3万人以上就业,实现税收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