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铁轨上的北美页岩油繁荣酝酿大变化

添加时间:2014-01-15 10:51:15 来源:中国能源报

       如火如荼的页岩油开发正在帮助美国迅速恢复原油生产,并且必将不断刷新原油产量峰值。铁路原油运输在页岩油繁荣中崭露头角,解决了原油运输难题,有力地支持了页岩油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铁路原油运输的兴起谈不上原油运输方式的变革,但它或许揭示了北美乃至世界原油市场正在酝酿的重大变化。

  由于运输成本相对较高,铁路向来不是美国主要的原油运输方式。早些年通过铁路运输的原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9年全年美国铁路系统只运送了大约740万桶原油,难以与每天数十万桶运力的输油管线相提并论。

  页岩油的开发给美国带来了原油供求不对称的空间难题。页岩油产地多在美国中西部,远离墨西哥湾沿岸的炼油厂。同时由于缺少东西向的输油管道,东部沿海的炼油厂也难以获得本国生产的轻质原油。由于规划和建设周期长,加之环保团体的重重阻挠,美国无法在短时间里投产足够的管道来填补原油运力缺口。

  在油价持续攀升的时代,原油堪比黑色的液体黄金,但是远离市场的原油则一文不值。大量的页岩油从地下抽出来后被源源不断地送到中西部的油库当中。高企的库存让美国西部中质原油指数(WTI)承压,造成WTI对低品质的布伦特原油价格贴水。

  铁路运输成了页岩油生产商最后的救命稻草。虽然运输成本高,但是页岩油运到墨西哥湾炼油厂时仍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炼油厂自然愿意采购本国廉价的页岩油,最后将成品油以较高的价格销往国际市场。

  美国有庞大的铁路系统,完全可以满足页岩油的运输要求。由于铁路运输高效快捷,生产商和贸易商能针对市场供求变化迅速调整原油的运量和方向。因此,铁路原油运输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到了2013年第二季度,美国铁路系统每天的原油运输量达到了85万桶,已经与审批中的Keystone XL管线项目的运力持平。不少美国人开始相信在铁路原油运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修建新的输油管道已经意义不大了。

  目前铁路已经成了连接美国中西部原油“价格盆地”与国际市场的纽带。铁路原油运输的迅速发展将会通过降低美国原油库存来缩小WTI和布伦特之间的价差。而价差的变化关系到炼油厂的获利空间,从而影响到铁路原油运输的发展。

  铁路原油运输的兴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油价时代的到来。过高的产量衰减率推升了页岩油生产的边际成本,而铁路原油运输也提高了运输成本,但是油价的暴涨却让这一高成本的产业链得以持续运转下去。而在油价上涨之前,即便页岩油能实现商业化开采,高昂的铁路运输成本也会将生产商和贸易商挤出市场。

  如今容易开采的原油越来越少,石油公司或者需要进军位置偏远的北极地区;或者将加拿大的油砂转化为重油;或者在巴西近海打穿两公里厚的盐层抽取原油。为通过发展经济和提高国民待遇来稳定国内政权,中东国家销售原油的盈亏平衡点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可见原油开采成本的上升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高油价时代会到来。然而从美国铁路原油运输和页岩油开发的历程来看,高油价则支持了高成本原油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在高成本和高油价相互作用的时代,希望油价大幅下挫至2009年初30美元/桶的水平几乎是不可能了。

  (作者系易贸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