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风电领域创30余项专利 王一鸣追风逐日新能源

添加时间:2014-02-18 10:24:46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描述了一种新的能源模式: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会把每一栋楼房转变成微型发电厂,家庭居民可以在自己的房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这些电池板能生产出足够的电力,满足房子所需的电能。如果有剩余,则可以出售给发电厂。

  “如今,建立家庭光伏发电不再是止于概念的美好设想。它一定会是中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点。”80后的“国千专家”王一鸣,这位新能源行业里的弄潮儿,头脑中早已有了一幅新能源理想国的灿烂图景。

  (一)

  黑色毛衣、格子围巾、年轻的脸庞上始终挂着羞涩的笑容,站在记者眼前的王一鸣,看上去更像个刚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而不是掌握世界顶尖技术、产值超过亿元公司的老板。

  和他交谈时,他的语速很快,思维敏捷,创业的激情仿佛从未止息。

  他与现代生活方式既隔膜又亲近。他几乎不用QQ,没注册过微博,更不用微信。坚持每天7时起床,晚12时前入睡,每周四天练习羽毛球。用他的话说,“很少参加饭局,但凡有空,尽量多陪陪家人,每月零花钱不足千元。”

  “提起光伏、风电,人们想到的是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其实,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完全是‘靠天吃饭’。”王一鸣说,由于我国的风能和光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当地对电力的需求又较低,于是,在传统的集中式风力和光伏并网发电模式下,大量的电力需求长途跋涉输送到经济发达地区,给电网带来了极大的负荷,也因长距离传输造成较大的电能损耗。因此,集中式并网发电方式发出的电力出现了大量的“弃电”现象。

  海外求学多年,王一鸣的研发方向正是要解决这一难题。

  “‘C’是代表中国,‘UK’代表英国。CUK公司就是这样诞生的。”23岁那年,一直心怀创业梦想的王一鸣从奖学金里拿出少量资金和两个同学在英国自己的大学宿舍里创办了CUK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的前期开发工作。

  这是一个热情洋溢又充满机遇的年代,一直自诩自己是“草根”的王一鸣,早就见惯了故乡象山一望无垠的大海和惊涛骇浪的场面。也正是凭着这股子执着劲,王一鸣开始在新能源领域大展拳脚。 
        (二)

  2005年9月,公司的产品即将产业化的时候,王一鸣毅然决定放弃在英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带着亲自研制的新能源项目回到象山创立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路并非一帆风顺。公司成立之初,除了王一鸣之外,公司只有一名会计和一名出纳。虽然手上握着从英国带回来的几张订单,但刚刚从学校里走出来的王一鸣对如何办好一家企业,还是缺少几分底气,只能在商海中一路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

  与很多创业者一样,起先王一鸣常亲历亲为,从研发到技术,再从销售到管理,哪里人员不到位,他就冲到那。

  最令人尴尬的是他的年龄。24岁的王一鸣带着他的产品去四处推销,遇到的多是闭门羹。几乎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个刚刚走出校园、说起话来还有些腼腆的小伙子,自主研发的产品能够与国际著名大企业一竞高下。

  虽然创业过程很辛苦,但是王一鸣也乐在其中,他给我翻看手机里保存的照片,那是2006年初,公司生产的第一批价值30多万元的货物顺利生产出来,王一鸣激动地一路飘洋过海亲自去英国送货。“我和几个同学租了一辆箱式货车,从英国最南端的港口安普顿,再到最北面的苏格兰,从早上5时,一直忙到晚上8时,不知道往返了多少趟,所有的货物全部是我们自己装卸的。大家兴奋地连续算了十几遍,利润甚至精确到了个位数。”提起这些往事,王一鸣难掩笑意。

  第一笔订单不仅给王一鸣带来了近十万元的利润,也让锦浪的产品正式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随后,订单接踵而至,锦浪公司开始一路高歌猛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