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信息公开指数报告:43个城市尚未公布环评报告

添加时间:2014-06-10 11:35:12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6月9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联合发布《2013-2014年度120个城市污染源信息公开指数(PITI)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评价得分排在前十名的城市为宁波、北京、青岛、镇江、温州、杭州、上海、南京、常州和扬州,评价得分排在后十名的城市分别为昆明、临汾、哈尔滨、锦州、德阳、韶关、吉林、玉溪、阳泉和大同。

  根据报告,在污染源信息公开方面出现四个主要的积极进展,即山东、浙江等省的在线监测平台已经基本实现小时公开;宁波、北京等重点城市的日常监管信息发布开始趋向系统化;环评报告全文公开也已经在北京、天津、盐城等42个城市得到落实;山东、湖南等地环保部门利用微博等与公众展开互动。

  “这次评价也揭示出环境信息公开的两点突出不足:一是企业排放数据少有公开;二是环评公众参与难落实,造成环境决策缺乏公众知情参与。这些缺陷不但导致多数城市的污染源信息公开水平严重偏低,也导致社区对企业缺乏信任。”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分析。

  6省市未建立自行监测信息实时发布平台

  2013年7月31日,环保部印发《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要求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从2014年1月1日起实时公开。

  马军介绍,自2013年10月起,陆续有山东、浙江、福建、安徽、江苏、上海、江西等23个省/直辖市建立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发布平台,开始了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实时公开。

  《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6月,山东、浙江、江西、福建、上海、安徽等省区市的平台运行良好;宁夏、陕西、河南、河北、新疆等省区市的平台运行情况一般;江苏 、内蒙古、湖北、北京、广西、湖南、天津、黑龙江、四川、贵州、辽宁、吉林等省区市的运行状况尚有明显差距 ;广东、重庆、云南、甘肃、青海、山西等省市尚未建立自行监测信息实时发布平台,仅开辟专栏发布自行监测数据汇总表。

  其中,山东在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发布平台方面做得最好。山东以废水、废气每小时一组数据的频率系统发布重点监控企业自动监测数据。山东平台特点:覆盖面大,不但有国控企业,也包括一批重要的非国控企业;数据缺失率低,采集率高,9个评价城市平均采集率为79.86%,其中日照的采集为100%;完整性较好,有超标倍数,有废气、废水流量数据;平台界面较清晰,超标数据以红色凸显,且设置月度趋势图模式,便于公众查询。

  同时,作为空气污染大省河北的自行监测信息发布平台尤其值得关注。河北以废水、废气每小时一组数据的频率发布企业自动监测数据,河北平台特点:覆盖面大,不但有国控企业,也包括一批重要的非国控企业;数据采集率一般,河北5个评价城市平均采集率为50.06%;完整性不高,各指标监测数据未结合标准限值展示,无法判断各监控企业废水/废气排放的达标情况;该平台页面下拉设置存在问题,有较多企业无法通过“地域数”查看到监测信息;该平台“查询条件”设置存在问题,历史数据查询,数据类型检索等功能并未实现。

  “实时公开具备促进污染减排的巨大潜力,但前提必须是实时公开的数据能够充分的为公众获取,进而形成社会监督力量。当前这些数据分散在29个以上省市环保局的网站上,信息获取尚不够便捷。”马军分析。

  环评报告全文公开为何难?

  在企业排放数据公开不足的同时,环评的公众参与不能让人满意。

  “为什么中国的环评制度未能起到在西方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我们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仅仅复制了其技术评估部分,而忽略了对确保环评质量和有效性至关重要的公众参与部分。”马军解释,因此环评的公众参与是PITI的一个重要指标。

  2013年11月14日,环保部出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 ,要求自2014年1月1日,环评报告书须全文公开。而于2014年4月24日通过的修订后的《环保法》,也明确要求环评报告全文公开。

  《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3月10日,120个评价城市中,有42个城市公开了环评全文,35个城市公开了环评简本。这意味着有43个城市尚未公开环评报告。

  “环评报告全文公开为公众知情参与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但仅有全文公开还不够,还必须辅之以一系列的信息披露的手段,以确保公众可以有效获取信息。其中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就是一个关键指标。”马军解释。

  马军进一步解释,根据目前规定,环评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定为不小于10天,又不能辅之以社区会议等公众参与流程,因此经常出现公众常常不知道环评信息已经公示而公示期已经结束的情况。

  《报告》分析,截至2014年3月10日,在42个公开环评报告全文的城市中,没有一个城市的环评全文公开征求意见期限超过10天,其中低于10天的城市有8个,等于10天的城市有34个。

  在公开的期限不足之外,公开的方式也很单调。“在42个公布了环评全文的城市中均已建立专栏公开相应信息,但仅9个城市通过网络媒体、大众媒体的公众知悉的方式公开环评信息,仅北京在环评公众参与过程中引入了社区交流,社区交流会议以多种媒体方式传播,无一个城市的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通过电视或网络进行直播。”马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