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9月5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412号),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引起了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极大共鸣。
风电产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这份文件就业内最为关心的设备质量和市场秩序两大核心问题做出关键性制度安排,分别从风电设备质量、风电机组质保期验收、招标采购市场以及市场信息披露和监管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通过具体的措施和机制使之前散见于各个政策文件当中的原则性指导意见落到了实处,让行业有序发展有据可依,操作性很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说。
2013年上半年,风电核准权限全部下放到地方后,风电产业管理开始向产业管理体系建立上转变。2013年5月23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加强风电产业监测和评价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强风电产业的发展动态、开发建设、并网运行和设备质量等重要信息的监测和评价工作。
此后,“风电场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风电设备市场秩序有关要求的通知”等文件陆续下发,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文件都是国家能源局风电产业管理认真落实国务院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的要求,通过产业监测和管理体系的建立,以新的管理方式发挥更突出的行业引导作用。
走过前几年的发展低谷,风电产业呈现稳步回暖的势头,2014年新增风电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800万千瓦。但设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中逐渐暴露的问题也引起了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极大关注。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在风电专题会议上表示,推动建立诚信健康的风电市场秩序,是今年重要的工作之一。其中特别强调,要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促进风电设备技术进步;加强风电设备出质保管理,建立投资企业和设备企业间健康的关系;完善设备质量检测认证,提高认证的权威性。
以市场化管理手段夯实产业基础
风电设备质量是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此次文件明确要求,“实施风电设备型式认证。……自发文之日起,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型式认证的准备,2015年7月1日起实施。”
国际上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风能认证的发展历程与风能产业发展同时起步。丹麦、德国等风电产业强国,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建立了风电认证制度。德国甚至要求,要获得风电政策补贴,必须满足其认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