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8月多晶硅进口量居高不下 加工贸易叫停后巨量突击审批

添加时间:2014-09-26 14:27:28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8月份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依然占绝对主导地位,在总进口量中占比仍高达75.5%!其中从美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622吨,占8月加工贸易进口总量的25.7%,在当月自美国进口总量中占92.1%,除去不在“双反”范围内的139吨半导体用多晶硅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外,其他全部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规避“双反”征税,同样韩国和德国加工贸易占比也均在六成以上,致使8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居高不下。这主要是因为8月1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58号文件叫停多晶硅加工贸易后有顺延,并且在正式执行前的半个月里各地违反58号文件规定,巨量突击审批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业务,致使未来的一年之内仍然将保持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高位。
          据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8月份多晶硅进口量为8373吨,环比小幅减少6.3%。其中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量为6319吨,在8月份单月总进口量中占比高达75.5%!另外,8月份美韩欧多晶硅通过转口台湾进入国内的多晶硅量为494吨,占总进口量的6%。

                      图1 2013年8月-2014年8月多晶硅进口量及进口均价示意图 数据来源:海关
            有色协会硅业分会认为,导致8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是,各国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规避“双反”的进口多晶硅量占比久居高位,8月份单月加工贸易总进口占比仍高达75.5%,其中自美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2/6占比同样不出意外的高达92.1%,且剩余7.9%均为不在“双反”征税范围内的半导体用多晶硅,另外,自韩国、德国进口多晶硅中也有至少六成以上通过加工贸易进口。由于加工贸易方式使国外企业有效地规避了惩罚性关税,减少了一大部分关税成本,增加了盈利空间,因此各国利用加工贸易规避“双反”征税更是毫无遮拦,使得8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居高不下。进口价格微幅下滑2.8%至21.10美元/千克,同样仍是倾销压制和下游需求启动缓慢共同作用所致。
         
         据8月份分国别进口数据显示,自韩国、美国、德国三国共进口多晶硅7031吨,占总进口量的84%,其中从韩国进口量为3095吨,占总进口量的37%;从美国进口量为1761吨,占总进口量的21%;从德国进口量为2175吨,占总进口量的26%;其他地区进口量为1342吨,占总量的16%。8月自韩国进口量虽较上月小幅减少7.5%,但仍维持连续四个月以来的进口量首位,主要原因首先是“双反”征税对其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另外再加上对美国和德国相对高的惩罚性关税反而促进了对韩国进口多晶硅的需求,最终导致自韩国进口量的连续高位。

                                          图2 2014年8月各国进口量占比 数据来源:海关
           值得业内关注的有两点:第一,按贸易方式来分,2014年8月份我国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为2054吨,占比为24.5%,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口6319吨,占比为75.5%,其中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占全部进口方式的47.5%。分国别具体看来:8月份自韩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2281吨,占自韩国进口总量的73.7%,从韩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多晶硅量比当月从德国进口总量尚且高出5%,可以看出韩国对这2.4%税率的毫无遮拦地规避,“双反”效用被极度弱化;自美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1622吨,占自美国进口总量的92.1%,3/6即除去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7.9%是半导体用硅料,无需缴纳惩罚性关税外,其余几乎全部太阳能级多晶硅都是通过加工贸易进口到中国;自德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1463吨,占自德国进口总量的67.3%,德国由于受到承诺价格影响,通过加工贸易或者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多晶硅价格并无巨大差别,故德国通过加工贸易进口占比相对美国和韩国较低,但也有日渐增加的趋势。
           第二,8月1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暂停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业务申请受理的公告,但由于此文件表示在9月1日才开始执行,半个月时间内,各地突击审批新的多晶硅加工贸易业务,据了解总量超过10万吨多晶硅,超过以往任何年份的进口数量,尤其美国的一家企业和国内企业签订高达3万多吨多晶硅加工贸易合同,有的国内企业甚至突击审批了多达近10笔的跨年度进口合同。此文件的出台,使国外多晶硅企业全量落实了新的一年销售计划,而国内多晶硅企业无法落实一份实质性销售合同。这些突击审批的加工贸易合同有效期为一年,如此便可执行加工贸易进口到2015年8月31日,严重违反了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58号文件中对个别特殊情况才允许延迟执行至2014年12月31日的规定。可预想到在这一年内通过加工贸易进口多晶硅量将急速飙升,这就为美、韩及欧盟继续向我国倾销留下很大空间,同时对国内多晶硅产业造成又一次重大冲击,初现曙光的国内多晶硅产业又将重见阴霾。因此,对此“反反规避”现象应引起高度关注,并作必要调查后,纠正基层商务部门的违规审批行为,完善“58号文”相关政策措施,为国内多晶硅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