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能源局发布了光伏重磅级文件----《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下称“406号文”),该文件在并网、融资、配额等多个角度展开,对今年第四季度及明后两年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拉动起到了重大作用。在今天9点召开的申万分析会上,海润光伏以及拓日新能两大公司高管分别就此文件展开了点评。有光伏公司管理层就认为,新政策一些细节的完善,使得分布式项目更加灵活自如,有那么一点“你的地盘你做主”的意味。
华澳信托分析师王润川:
可以允许“选择权”发展分布式项目,我认为是权宜之计,不可能长久,而是为了达成今年的目标。
(王润川所说的,指的是新文件里这一点:“利用建筑屋顶及附属场地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项目备案时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全额上网”项目的全部发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收购。已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执行的项目,在用电负荷显著减少(含消失)或供用电关系无法履行的情况下,允许变更为“全额上网“模式,项目单位要向当地能源主管部门申请变更备案,与电网企业签订新的并网协议和购售电合同,电网企业负责向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申请补贴目录变更。)
不过,新政本身可以看出,国家发展光伏的信心和决心是很强的。光伏安装量这个问题,不用担心,一个季度达到9到12G瓦是可能的。
其次,加强应用规划工作,特别提出“城镇规划”,对分布式利好。
长久而言,“电站持有”是一种收益较稳定的业务。但是电站运营是低风险、低收益。另一情况是,如何解决电站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社会融资成本现在还是比较高的。
第三,分布式和集中式电站哪个主导?从整体来说,分布式有很多自己的独特优势,国家能源局其他部门可能会联合出台更多促进分布式的政策。
廉锐(SOLARBUZZ高级分析师):
这次发布的政策,完全符合大家预期,内容与吴新雄局长的讲话、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
1.它的政策意义非常大,第7条是核心内容,可以选择全额上网,商业模式完全不一样,系统成本可以下降,确实可以引发比较大的安装高潮,可以改善金融机构对项目评估的风险。
(对第七条内容,两位分析人士的看法似乎不大一致?七、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模式。利用建筑屋顶及附属场地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项目备案时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全额上网”项目的全部发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收购。已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执行的项目,在用电负荷显著减少(含消失)或供用电关系无法履行的情况下,允许变更为“全额上网“模式,项目单位要向当地能源主管部门申请变更备案,与电网企业签订新的并网协议和购售电合同,电网企业负责向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申请补贴目录变更。在地面或利用农业大棚等无电力消费设施建设、以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东北地区66千伏及以下)、单个项目容量不超过2万千瓦且所发电量主要在并网点变电台区消纳的光伏电站项目,纳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指标管理,执行当地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电网企业按照《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的第十七条规定及设立的“绿色通道”,由地级市或县级电网企业按照简化程序办理电网接入并提供相应并网服务。)
2.文件中针对“东北”的内部消纳这一内容,是真正的权宜之计,是为了解决今年安装量的问题。不过总体来说,文件的出台直接促进了今年的装机量,超过13G瓦是大概率事件,无非是时间和资金的到位情况。
(他还是评价的第七点:以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东北地区66千伏及以下)、单个项目容量不超过2万千瓦且所发电量主要在并网点变电台区消纳的光伏电站项目)
3.今年全球装机量是什么样水平?今年中国的装机量,按照现在情况看,大约预计在13.5G瓦左右,全球规模则在47G瓦上下。而如果中国和日本的安装量往上冲的话,全球可能达到50G瓦。因此,正常状况为47G瓦,乐观的看则是49到50G瓦。
日本和美国的装机情况看,日本确实很快,超过10G瓦是大概率事件,尽管二季度有回落,但持续性非常好。日本政府在检查进度问题,预计到明年3月份之前,日本的装机会处于加速状况,真正往上冲可能达到11到12G瓦。
美国在“双反”过程中,势头不一定那么好,但是比去年成长30%到40%,达到6G到7G瓦毫无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