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还会持续
《华夏时报》记者调查发现,各地在去产能过程中,因煤价、钢价持续上涨、利润回升所带动的复产潮也不可避免地打乱了去产能计划。“政策严控目的是去产能而并非是无序地拉涨钢价,防止市场再次出现复产狂潮。”赵辰昕说,很多地方的确出现过只要一督查各地的产能就下降,一放松产能就上来的现况,但他认为这与监管不严有关。此前,发改委对此解释说,其中有一些复产产能属于合规产能,不属于淘汰范围。
博弈还在继续。记者采访获悉,在河北、山东等地的一些钢厂抵挡不住钢价上涨引发的增产、复产诱惑,当环保督查小组、去产能小组多次走访时,小钢企多是来检查的时候停止生产,等风声一过再继续恢复生产。林书来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目前煤炭价格上涨问题还是短期供需匹配问题和受政策的冲击影响。
而进入“金九银十”,钢铁、煤炭意外迎来了一波集体调整,刺激价格不断上涨。其中,钢铁是本轮大宗商品反弹行情的引领者之一。
2015年是钢铁行业最难过的时候,当时钢铁行业出人意料地加速下滑,钢价全年跌幅超30%,整个行业陷入全面亏损。据中钢协统计,大中型钢企亏损面达七成。
“现金流困难的很多钢厂停了产。”徐向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去年约有7000万吨在产高炉选择停产,加上前几年跌价过程中停产的僵尸企业约4500万吨的产能,至去年年底钢材停产量约占总产能的10%。不过进入2016年,钢价开始反弹。
无独有偶,煤炭业也出现类似钢铁业的状况。为此,发改委将继续细化落实去产能的各项政策。从政策措施上来看,目前通过全国的减量化生产和治理违法违规建设控制了约10亿吨产能,有一些是符合先进产能标准的煤矿,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序释放。从长远来看,通过统筹推进去产能,兼并重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优化布局等重点工作,可以进一步减少无效供给,持续扩大有效供给。
“煤炭供大于求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但276天煤炭限产政策仍要严格执行。”赵辰昕多次强调。“从目前来看,钢铁、煤炭的成本与需求博弈,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林书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