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拭目以待|分类分质分时能否促进垃圾源头分类?

添加时间:2016-11-10 13:14:59 来源:中国环境报

 

北京垃圾分类历程回顾

 

1993年

 

北京市制定《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提出对城市生活废弃物逐步实行分类收集。

 

1999年4月23日

 

宣武区成立了全市首家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宣武再生资源分选站。

 

2000年6月

 

北京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8个城市之一。

 

2010年

 

全市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在学校、饭店及社区共设置700多个垃圾分类试点,放置废品处理机,可将废品燃烧90%,并将残渣分解为有机肥。

 

2011年11月18日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通过,提出按照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2012年3月1日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

 

2013年

 

垃圾收集点开始逐步改观,设置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

 

2016年11月

 

开始探索垃圾“分类、分质、分时”收运试点。

 

垃圾分类需要“智慧”

 

杭州:上门服务

 

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率先试行“垃圾快递员”制度,尝试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打通线上与线下的传统废品回收行业,倡导垃圾分类前移,源头减量。“垃圾快递员”APP“清洁直分”,已正式上线运行。预约回收成功后,居民还可兑换“福利”。

 

上海:绿色账户

 

“上海绿色账户行动”是在上海全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居民小区等单位及场所,组织专项志愿服务队,向市民提供以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知识宣传及专项废弃物集中收集为主题的专项公益服务。试点区域的市民参与上海绿色账户行动相关活动,均将以绿色积分支票形式获得相应的积分,并可存入个人或家庭在上海绿色账户网站开立的绿色账户中。

 

北京:智能分类

 

北京环卫集团推出的垃圾智能分类模式,可把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统一纳入互联网积分反馈平台。居民领取一个垃圾智慧分类使用包,其中的二维码与手机号绑定,为居民建立积分账户。积分能兑换礼品。大件可回收物品,可由专门的回收员上门收取。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