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发布的2015财年财报显示,东芝录得净亏损4832亿日元(约合286亿元人民币),较上一财年增亏12倍,创下历史纪录。除家电业务持续低迷外,彼时东芝即将亏损原因归结为前述核电资产的减值损失处理。
东芝所面临的危机却不仅限于此。去年,这家曾令日本最引以为豪的工业巨头,爆发了时间跨度长达7年、三任社长参与、造假金额达19亿美元的重大财务造假丑闻。
从2008年到2014年底,东芝采用不将经费支出列入财报等做法,虚报了近2300亿日元的税前利润,超过了这七年间税前利润的三成。为此,该公司遭到日本政府高达74亿日元的处罚。包括前任社长田中久雄在内的多名东芝高管引咎辞职。
由于造假丑闻引发的股价暴跌,日本海内外多家机构投资者将东芝告上法庭,称后者的造假行为令其蒙受投资损失。美国的相关监管机构也在对东芝的财务造假丑闻进行调查,东芝可能面临更多的罚金支出。
为自救,东芝被迫大规模裁员并甩卖资产。今年4月,东芝宣布在日本国内外裁减1.445万名员工,主要涉及家电和半导体业务部门。同时,东芝将其医疗设备业务出售给日本镜头和办公用品厂商佳能,将图像传感器业务出售给索尼,将白色家电业务出售给中国美的,将其在中国开展的通用照明制造及销售业务转让给康佳,位于印尼的电视工厂则卖给了中国公司创维。
今年一财季,东芝艰难扭亏。2016财年中报显示,该公司净利润1153亿日元(约合68亿元人民币),并将全财年净利润由年初预计的1000亿日元(约合59亿元人民币),大幅提高到1450亿日元(约合86亿元人民币)。外界看来,这家刚刚经历史上最大危机的“百年工业旗舰”,正在重振旗鼓。
对由忧转喜的东芝投资者而言,此次大幅减记令其今年的业绩再度蒙上阴影。东芝称,基于此次减记带来的巨大损失,将对本财年的净利润预测进行重新修正。
截至发稿,东芝的股价依然停滞于311.6日元/股,跌幅达20.42%。近半个月,东芝股价缩水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