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为国内最大的风电业主,龙源电力在广东省内首个全资项目公司龙源惠州新能源有限公司于近日在惠州市注册成立,这意味着其进军广东新能源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对此,龙源电力表示,广东省具有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十二五”中后期及“十三五”期间,龙源电力将在广东省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等新能源项目,为公司加快企业转型、开拓未来市场空间、抢占竞争制高点、继续保持行业领军地位奠定基础。
发展道路依然艰辛
“目前中国海上风能资源评价工作还未系统开展,海洋水文测量、海底地质勘查工作也较薄弱,且这些工作条件艰苦、周期长,影响了海上风电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易跃春表示。
还有专家指出,我国海上功能区划不是很明晰,海上风电开发牵涉到海洋局、海事、军事、交通、渔业等多个部门的利益。风电场项目离海岸近时,会和渔业、生态保护问题发生冲突;离海岸远时,又会影响航道。
刘琦曾经对记者表示,海上风电开发涉及海洋、气象、军事、交通等领域,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高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各部门遵循的规则和执法方式不协调,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对开发海上风电形成了一定制约。
同时,在风机运营过程中,维护成本高企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远离海岸,维护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运输工具,并网均需要进行额外投入,而且配套零部件以进口为主,目前,无论是建设成本还是运行成本,海上风电场都要高于陆上风电场。
在技术方面还不成熟,缺乏工程技术经验,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海上风电具有不同于陆地风电的特殊性,海上风电的开发、建设和运行都要比陆上复杂,特别是对风电设备承受海浪、风力的运行稳定性以及设备的耐腐蚀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海上风电技术支撑相对薄弱,适于海上风电建设的大容量机组还处于样机研制和实验测试阶段。缺乏适应多种建设条件的施工设备,对海上风电机组的设计施工、研究试验不足,离岸变电站和海底电缆输电水平也较低。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委员李俊峰认为,海上风电是中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在节能减排规划实施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二五”是中国海上风电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中国应通过建设一批海上风电项目,争取实现技术逐步成熟,管理逐步规范,政策逐步到位,为今后海上风电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从我国风电陆上发展经验和海上发展各方面的准备情况来看,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道路光明却坎坷。多位专家认为,海上风电的发展应该稳扎稳打,坚持先近海再远海,先示范再批量的原则;还需要在环境、政策、体制机制、技术投入等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以解决实际问题,突破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