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调整
有业内人士表示,常规混合动力客车不应该只是过渡产品,而应该是升级产品。因为其节油率越来越高,零部件及核心技术越来越成熟,具备替代传统能源客车的潜力。此观点在业内得到了广泛认同,且市场也给出了很好的回应,以宇通为例,今年以来10米以上的常规混合动力客车卖了近2500辆。
对于宇通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而言,补贴新政带来的短期不适应感最多也许只能算是阵痛。因为宇通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方面也早已布局,并崭露头角。据介绍,宇通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二五”期间“863”计划“宇通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产业化技术攻关”、“增程/插电式商用车驱动系统总成开发”项目和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宇通纯电驱动客车系列化产品技术开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新能源技术研发项目,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已形成10—18米系列化产品,综合节油率超过50%。同时,宇通已有10—13.7米系列纯电动产品的相应“公告”和补贴目录,6—10米纯电动产品预计明年年初实现批量销售。在10月17日的成果展上,宇通还带来了国内首款城际纯电动客车——13.7米ZK6141BEV1,这也是目前国内车身最长的纯电动客车。
但如果突然全部取消对常规混合动力客车的补贴,意味着整个行业前期多年的推广努力可能功亏一篑,着实让业内大多数人惋惜不已。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宇通集团总裁汤玉祥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广普及常规混合动力客车,加大纯电驱动客车示范规模的建议》,建议对常规混合动力客车继续给予财政补贴支持,并继续扩大政策支持范围,尽早实现新能源应用规模达到经济规模。他认为常规混合动力客车目前技术已经很成熟,应全面放开,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这个“经济规模”应至少达到1万辆,如果补贴扶持政策延续,加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和成熟,促使成本降下来,一两年后,常规混合动力客车真正实现产业化可期,“断奶也能生存”。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家政策对于常规混合动力客车推广的“最后一把火”却迟迟未见动静。
市场不能等。宇通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宇通下一步新能源客车的推广重点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为主,理由很简单:因为整个纯电动客车市场还远未成熟,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推广。而宇通拥有近5000辆常规混合动力客车的推广应用基础,成熟度已很高,这种技术优势可以很好地传承到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上。同时,虽然补贴降低,但是用户增加的成本比例不算太高,如果能在经济性上做好文章,可以增强用户的接受程度。此外,电池充电不一定非要用直流电,交流电不仅可以提高便利性,而且也会降低使用成本。所以,综合这些因素,宇通对大面积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充满信心。
由于政策的不明朗,导致市场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业内担心的是,如果对于这个疑问还不能尽快作出回答,只会令脆弱的市场雪上加霜。到底补还是不补,补多少,市场用户都在观望。客车企业自然也没法做营销,也只能等。
中通客车品牌文化部部长李笃生也表示,今年10月15日是申报城市提交材料的截止日,据说全国有30多个城市申报,但从申报到补贴新政完全“落地”,各地出台相应实施细则,充电站规划、建设以及用户订车,客车企业生产、交车,缴税、上牌全套流程走下来,实现真正批量销售至少也得到明年下半年了。这意味着,新能源客车的“春天”还要等待近三个季度之久。
在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看来,混合动力客车中的中混系统技术趋于稳定,如果成本比燃油汽车增长不超过15万至20万元,那么到2015年,在没有国家财政补贴的情况下,中混混合动力客车可能已经具备市场竞争力。
而目前摆在客车企业面前的,除了等,还是等,等着政策明朗的那一天尽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