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充电设施标委会结合充电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包括 26 项标准的充电设施体系框架。
2012 年,随着换电模式的电能补给方式的出现,充电设施标委会开展了换电设施标准体系研究,形成了包括术语、动力电池箱、充电系统及设备、充换电接口、换电系统及设备、充/换电站及服务网络、建设与运行、附加设备等 8 个部分、共 54 项的标准体系项目表,但未正式发布。
2014 年至今,充电设施标委会结合充电设施建设发展的新特点,补充完善了充电安全性、兼容性以及标志标识等标准项目。
二、编制原则
1、项目表中的标准项目定位为技术标准,不包含管理类文件。
2、项目表是涵盖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关的国家标准(GB)和能源行业标准(NB)在内的标准体系。
3、由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涉及面广,存在项目表所涉及的标准与其他专业标准相关的情况,为加强与相关专
业标准之间的协调,采用分工负责、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避免交叉。
4、由于感应式充电技术和电动汽车向电网放电技术刚起步,因此项目表目前仅涉及传导式交直流充电技术和换电技术,待感应式充电工程示范以及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成熟后再行补充完善。
5、项目表实施动态管理,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及时反映我国充电设施领域技术发展。
三、项目表概况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标准体系是一个具有系统性、协调性、兼容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层级结构,分为两个层级,由 8 个技术领域、58 项标准构成。